您的位置: 首页 >校教研组>英语  >详细内容

冬风送暖研英语,教研花开满校园——记金鸡湖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需求性调研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13 16:46:23 浏览次数: 【字体:

冬风绮梦,教研破晓。2024年12月12日下午,园区初中英语兼职教研员贾茗越老师携同园区骨干教师莅临我校进行需求性调研。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优化英语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活动主要包括课堂展示,说课评课,专家指导等环节。

本次活动共有四节展示课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频繁,充分体现了英语课堂的活力和魅力。

徐紫怿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带来《8A Unit 8 Reading1》阅读课。主线把握明确,对文章细节内容进行拓展和升华,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地震受灾群众在地震中的感受和心理变化,形成直接的情感体验,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66809ee7fec3470da78dd8d01f27a77c.jpg

7af8c73d2ea146118f896a4f6457137e.jpg

喻辛童老师9A Unit 8 Welcome to the unit课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各环节衔接自然,真正让学生像侦探一样,顺着蛛丝马迹,探究疑点,促进破案,在此过程中无形渗透新知,同时倡导学生合作学习。

f9e118dba4214847810aababaa03d041.jpg

86eb184f0b3a48798b22ae5b9fefbde6.jpg

李连欣老师带来的同课异构9A Unit8 Welcome to the unit课堂,善于用贴近学生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情境中开展语言运用,给学生拓展语言知识,尤其是词汇知识,培养学生语言技能,为主题意义的挖掘奠定坚实基础。

b1e190930ed04f8d81c688e80cebb23a.jpg

fd772926989c4ceeb108ae75fb456eb5.jpg

张蓉老师的《9A Unit7 Task以视频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随后为学生写作搭建支架,为写作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最后写作评价方式新颖,积极运用AI技术,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89002e7704e0457295ff2a2cd061f80b.jpg

23189b162782467bb392b4bfb646fb19.jpg

四节常态课精彩纷呈,展示了各位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思维,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启示。

金鸡湖学校时苗校长、沈阳副校长还有金鸡湖教育集团部分教师代表和金鸡湖学校初中部英语组全体教师一起参与了观摩学习。

5b2c3dbf5d7b420e8a77c4f5628f6921.jpg

24750cb73b6a4dcba6c5b4981a271734.jpg

1feafe1362294deca32a6a172f9c9755.jpg

0786c9bd93804c6e8096a865921c803b.jpg

在常态课展示后,三位专家教师们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726d60425e174fc08aa50c629e762216.jpg

星洋学校魏薇老师认为,喻辛童老师关注漫画情感分析,过渡到本节课主线,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勇于表达,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和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思维,问题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张蓉老师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板书生成即时写作评价方式新颖。

0aa50db0566142118a3cfc22ded0e247.jpg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初级中学张琳老师认为,徐紫怿老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亲切自然,主线把握明确,结构清晰,每个环节贯穿始终,善于提炼核心词句,通过读感受人物情感。李连欣老师运用熟悉的人物导入,用贴近学生的例子操练,拓展知识,对生词进行解释。

5481f1426d2c4de19a727d93a17015a0.jpg

兼职教研员贾茗越老师认为,徐紫怿老师设计由浅入深的问题链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深入探究主题意义体现育人价值,同时即时生成板书,便于学生回顾知识,促成学生语言生成。张蓉老师板书设计新颖融入五角星与时间轴给学生搭建了充足的写作支架,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与独立思考,又给学生一定的留白以自由发挥。

14f79b9c7e2b460384597bda0218d3fc.jpg

通过本次听课调研活动,我们将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在未来的教学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提升我校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新时代背景下,初中英语教育的目标和时代命题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们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教知识”向“育全人”转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使课程资源丰富化,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内容综合化。

撰稿:胡馨怡    

图片:陆欣立 张子严   

一审一校:陆婷

二审二校:姚晶晶

三审三校:李康

终审:黄琪
分享到:
【打印正文】